汉语

说中文难的都是你们中国人——白乐桑的汉语人生

字号+ 作者:hanyufeng 来源: 2011-11-29 22:41:45 我要评论( ) 阅读:

说中文难的都是你们中国人——白乐桑的汉语人生...

白乐桑(J. Belassen)

   如果不是亲耳所闻,记者不会相信如此纯正的汉语,会出自这位高鼻子、蓝眼睛的法国人之口。2005年7月的一个午后,在北京饭店古色古香的会客厅里,这位享誉法国和欧洲大陆的著名汉学家、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,用普通话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汉语人生与华夏情缘。 

  “说中文难的都是你们中国人”

     “白先生,您的汉语如此之好,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?”我们首先向白乐桑先生好奇地问道。 

    他摆了摆手说:“一般般,不过,我知道我汉语四声是比较准的,以前我也很奇怪,与我的同学相比,同样的老师、同样的课时、同样的教学法,为什么我的读音更准呢?后来我才认识到,这应该归功于我的父亲。” 

    白乐桑出生在法属阿尔及利亚,他的父亲是一位西班牙后裔,教过外语,做过会计。但他酷爱音乐,业余组织乐队演出并担任指挥。从出生时起,他就生活在父亲的音乐世界里,这使他对声音特别敏感,培养了良好听觉识别能力,所以接触汉语四声不久,他就完全掌握了。    “在刚刚闭幕的世界汉语大会的演讲中,您说过,现在汉语已经取得了国际性语言的地位,在法国,汉语已经成为语言通行证、语言护照、就业王牌。但是,在您学汉语的时代,情形显然与当今不同,当初是什么促使您学汉语的呢?” 

    “的确,我学汉语的上世纪70年代,在距离中国遥远的法国和欧洲,人们很难看到汉语能给一个人带来任何就业机会,我选择学汉语的道路的确看起来有些奇怪。其实,你了解到中国在法国良好的形象和我的个性之后,就会觉得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。”白乐桑说,中国是一个古国,中法都历史悠久并且注重文字史料的记载和文化的传承,法国人向来对古国抱有深深的敬意,他对中国也正是怀有这样的敬意。白乐桑就读的巴黎第八大学是法国“五月风暴”之后建立的,如他后来留学的北京大学一样,极富创新精神。当时,该校要求学生修第二专业,他起初选择了西班牙语,但是觉得那种语言太普通也太简单。他想到了经常看到的该校中文系门上的几个方块字,于是,就想学中文。“没想到,很快我就成了中文迷、中国迷。” 

  “你不觉得中文很难吗?”

     “我经常听到中文难这样的说法,很奇怪,说这话的都是你们中国人。”白乐桑说,汉字是门艺术,一看到它,他就被吸引了,有挥之不去的情怀。在法国朋友圈里,他的绰号叫“中国人”,听到朋友们对他说,“'中国人’,我们一起吃饭去”,他总感到很开心。“你不知道,那时,当我从一份中文报纸上找到刚刚学到的几个汉字时有多么欣喜,错过了地铁站是常有的事。” 

    在中国“上山下乡”的日子

     “喝水不忘掘井人,白乐桑用这句中国俗语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。他说,“从根本上讲,我有这样的汉语水平,能够深入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,应该感谢中国给我提供了来华留学的机会。” 

    他说,当年他一直梦想到中国,但是,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紧张关系使他看不到梦想实现的可能,但他在默默地等待,终于迎来了“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”——1973年11月19日23时,他乘坐的班机在北京降落,北京语言学院和北京大学先后成为他了解中国的直接窗口。

     对于如饥似渴地想了解中国的23岁法国青年白乐桑来说,校园这个窗口无疑太狭小。“我寻找各种可能的方式与中国学生交往,后来在我们多次努力争取下,学校允许我们与中国学生住在一起。”白乐桑向记者讲述着那段特殊时期在华的留学生活,“在北医三院的一段住院治疗时间,我的汉语才得以突飞猛进的提高。我因背部受伤住院治疗,与医生、护士、病友、医院厨师的交流中,我发现自己的中文水平取得了质的飞跃,因祸得福。”

     白乐桑还兴奋地回忆起,他和法国同伴在中国“上山下乡”的经历,他说,那时的中国城市年轻人都响应号召上山下乡,他和几个留学生商量也想去。“我们想借机到农村去,接触中国的农民,因为不了解农民就不能了解中国。”白乐桑对记者解释他们当时的动因,“没想到学校竟同意我们的申请,于是,我就去了顺义和四季青,干挑西红柿之类的活儿。前后两次,共6个月,肩膀都磨破了。” 

    孜孜不倦的汉语传播使者

     白乐桑在法国执教汉语已经有20多年,教过多少学生,自己也记不清了。记者采访世界汉语大会时巧遇到其中的一位,他叫高文,是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驻京记者。

     白乐桑对自己第一次走上讲台教授中文记忆犹新,那是赴华留学前一个月的一天,巴黎一所中学打电话给他,要他临时负责一个班的中文教学,他答应了,“与别人分享你学汉语的经验是一种很美妙的事,尽管稍有些紧张。”1975年,他结束在华留学生活,回到法国,就立即到中学和大学教中文,当时,他25岁。1978年,他参加全国师资会考并顺利过关,成为专职中文教师,同时获得博士学位。在此后的13年间,他专注法国中等教育中的汉语教学工作,并在1984年参与创建法国汉语教师协会,出任该学会秘书长。随后,申请巴黎大学副教授职位的成功,使他将汉语教学的重点转到法国高等教育领域。1997年,他获得了博士生导师资格证书,成为全欧第一个汉语教学法博导。而他1998年出任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,从而在法国汉语教育体系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。

     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白乐桑先生随口引用了一句唐诗。他说,现在在法国,汉语已从汉学家的书桌走进普通人的生活,从中小学课本走到商业、旅游等实用领域,法国人学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。随着教育部专职汉语总督学的设立,方块字的魅力一定会赢得更多法国人的青睐,他们也会因此而更加了解曾经产生过孔子和老子的东方国度。(本报记者 张保淑 李炜娜 杨宁)

(原载: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2005年7月26日第二版)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